金融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305T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数学和金融理论基础、具有运用数学和金融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企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金融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分析、计算机应用以及金融软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领域的项目实践训练和各类金融业务模拟实验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掌握金融数学、金融学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技术;
3.具有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数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背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金融数据分析与金融建模的基本能力;
8.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数学、金融学、统计学。
四、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五、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 课时比例(%)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通识平台课程  | 必修  | 580  | 23.05  | 33  | 19.41  | 
选修  | 240  | 9.54  | 15  | 8.82  | |
专业平台课程  | 必修  | 592  | 23.53  | 32  | 18.82  | 
专业课程  | 必修  | 320  | 12.72  | 20  | 11.76  | 
选修1  | 432  | 17.17  | 25  | 14.72  | |
选修2  | 352  | 13.99  | 11  | 6.47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  | /  | 34  | 20  | 
合计  | 2516  | 100  | 170  | 100  | |
其中,独立实验和集中性实践教学42学分,占总学分24.71%。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4~8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70学分。
八、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项目 及周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第七学期  | 第八学期  | |||
报到、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  | 2  | 2  | ||||||||
课堂教学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96  | |||
复习考试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9  | |||
专业实践  | 1  | 2  | 2  | 1  | 18  | 1  | 25  | |||
毕业论文(设计)  | 16  | 16  | ||||||||
机动  | 0.5  | 2.5  | 1.5  | 0.5  | 0.5  | 1.5  | 2  | 1  | 10  | |
寒暑假  | 12  | 12  | 12  | 3.5  | 39.5  | |||||
教育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158  | |
学年周数  | 52  | 52  | 52  | 41.5  | 197.5  | |||||
专业负责人 王超 二级学院负责人 郭曙光
附件: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