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1201 授予学位 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统计学、数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统计数据,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适应性广、学习能力强,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质量控制、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市场调查和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
3.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收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方法;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熟悉统计行业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金融统计、企业统计和大数据挖掘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统计计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数学、统计学。
四、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应用回归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随机过程、统计应用软件与统计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五、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 课时比例(%)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通识平台课程  | 必修  | 580  | 23.35  | 33  | 19.41  | 
选修  | 240  | 9.66  | 15  | 8.82  | |
专业平台课程  | 必修  | 592  | 23.83  | 32  | 18.82  | 
专业课程  | 必修1  | 288  | 11.59  | 18  | 10.59  | 
选修1  | 464  | 18.68  | 26  | 15.29  | |
选修2  | 320  | 12.88  | 10  | 5.89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  | /  | 36  | 21.18  | 
合计  | 2484  | 100  | 170  | 100  | |
其中,独立实验和集中性实践教学42学分,占总学分24.71%。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4~8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
170学分。
八、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项目 及周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第七学期  | 第八学期  | |||
报到、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  | 2  | 2  | ||||||||
课堂教学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96  | |||
复习考试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9  | |||
专业实践  | 2  | 2  | 2  | 18  | 24  | |||||
毕业论文(设计)  | 16  | 16  | ||||||||
机动  | 0.5  | 2.5  | 2.5  | 0.5  | 0.5  | 0.5  | 2  | 2  | 11  | |
寒暑假  | 12  | 12  | 12  | 3.5  | 39.5  | |||||
教育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8  | 158  | |
学年周数  | 52  | 52  | 52  | 41.5  | 197.5  | |||||
专业负责人 张爱武 二级学院负责人 郭曙光 .
附件:课程体系